zòuběn

拼音
zòu běn
注音
ㄗㄡˋ ㄅㄣˇ

奏本的意思

词语解释

奏本zòu běn

  1. 臣下向皇上奏下情泛指下级上级反映情况

    要不是奏本不会这么惨。

    memorialize;

  2. 参奏时上呈的文本

    memorial to the throne;

引证解释

  1. 泛指上奏的文书。 宋•孔平仲 《孔氏谈苑·吕申公不悦范希文》:“希文 答 元昊 书録本奏呈。

    吕 在中书自语曰:‘岂有边帅与叛臣通书!’又云:‘奏本如此不知所与书中何所言也。’”

  2. 指 明•清 时为私事皇帝的文书。

    明•沉德符 《野获编·京职·章奏异名》:“今本名色:为公事则曰题本;为他事则曰奏本。”
    清•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俗以章疏为本不知始于何时,古未有今时章疏,有题本,有奏本。”
    清•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乾隆 十三年諭向来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题本用印,奏本不用印。”

  3. 告状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三三回:“李有红 有点担心地道:‘这老汉回去一定是到中队长面前奏本去了!’”李英儒 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三章:“现在咱们带走她正好叫他抓住辫子奏本。”

国语辞典

奏本zòu běn

  1. 臣下奏呈君上的章疏。

网络解释

奏本

奏本是明、清时期臣工向皇帝上奏的文书之一。明初定制臣民具疏上于朝廷者为奏本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改革后题、奏并行官员公事用题私事用奏。清因明制,然仅限于官员使用。凡官员至任、升转、加级、记录宽免、降罚或降革留任,或特荷赉谢恩或代所属官员谢恩等事,概用奏本。清初规定奏本文字不得超过三百字奏本正文之后注明全文字数及用纸张数。

奏本的字义分解

  • 拼音 zòu 部首总笔画 9

    奏 [ zòu ] 1. 作乐(yuè ㄩㄝˋ),依照曲调吹弹乐器。 演奏。奏国歌。奏鸣曲。 2. 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 启奏。奏议。奏疏。奏折。奏本。奏对。 3. 呈现,取得。 奏效。奏功。奏捷(取得胜利)。大奏奇功。 [更多解释]

  • 拼音 běn 部首总笔画 5

    本 [ běn ] 1. 草木的根。 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 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 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 3. 草的茎,树的干。 草本植物。 4. 中心的,主要的。 本部。本体。 5. 原来。 本来。本领。 6. 自己这方面的。 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 [更多解释]

奏本的分字组词

奏本的近音词、同音词

奏本的相关词语

【奏本】的常见问题

  1. 奏本的拼音是什么?奏本怎么读?

    答:奏本的拼音是:zòu běn
    点击 图标播放奏本的发音。

  2. 奏本是什么意思?

    答:奏本的意思是:臣下奏呈君上的章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