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īngbīng

拼音
tīng bīng
注音
ㄊㄧㄥ ㄅㄧㄥ
繁体
聽冰

听冰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听冰tīng bīng

  1. 传说狐性好疑故渡冰辄听,冰下无水乃过。典出水经注·河水一》引晋郭缘生《述征记》:“盟津、河津恒浊方江为狭,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后遂以“听冰”谓多虑或处事慎重

引证解释

  1. 后遂以“听冰”谓多虑或处事慎重。

    典出《水经注·河水一》引 晋•郭缘生 《述征记》:“盟津河津 恒浊方 江 为狭,比 淮 济 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
    唐•温庭筠 《开成五年秋抱疾郊野自伤书怀一百韵》:“激扬衔箭疑惧听冰狐。”
    前蜀 韦庄 《雨霁晚眺》诗:“卧草跧如兔听冰怯似狐。”
    宋•欧阳修 猛虎诗:“穷冬听冰思虑岂不长。”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狐听冰营巢,岂不是智。”

网络解释

听冰

传说狐性好疑,故渡冰辄听,冰下无水乃过。典出《水经注·河水一》引 晋 郭缘生 《述征记》:“ 盟津 、 河津 恒浊,方 江 为狭,比 淮 济 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后遂以“听冰”谓多虑或处事慎重

听冰的字义分解

  • 拼音 tīng 部首总笔画 7

    听 [ tīng ] 1. 用耳朵接受声音。 听力。听写。听觉。聆听。洗耳恭听。 2. 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 言听计从。 3. 任凭,随。 听任(rèn )。听凭。听之任之。 4. 治理;判断。 听讼(审理案件)。听政。 5. 量词,指马口铁密封成筒状以贮藏食物、饮料等。 一听可口可乐。 [更多解释]

  • 拼音 bīng 部首总笔画 6

    冰 [ bīng ] 1. 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 冰块。冰凌。冰箱。冰窖。冰雕。冰封。冰球。冰镇。冰释(像冰一样融化,喻嫌隙、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冰淇淋。 2. 结晶成固体,呈结晶形的。 冰糖。冰晶石。 3. 使人感到寒冷。 冰手冰脚。 4. 用冰贴近东西使其变凉。 把汽水冰上。 5. 洁白明彻。 冰绡。冰心。冰清玉洁。冰肌玉骨(a.形容妇女的皮肤;b.形容梅花的高洁)。 [更多解释]

听冰的分字组词

听冰的近音词、同音词

听冰的相关词语

【听冰】的常见问题

  1. 听冰的拼音是什么?听冰怎么读?

    答:听冰的拼音是:tīng bīng
    点击 图标播放听冰的发音。

  2. 听冰是什么意思?

    答:听冰的意思是:传说狐性好疑,故渡冰辄听,冰下无水乃过。典出《水经注·河水一》引晋郭缘生《述征记》:“盟津、河津恒浊,方江为狭,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后遂以“听冰”谓多虑或处事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