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

拼音
fēn sī
注音
ㄈㄣ ㄙ

分司的意思

词语解释

分司fēn sī

  1. 分掌分管

  2. 唐宋之制中央官员陪都(洛阳)任职称为分司

  3. 明清盐运司下设分司管理盐务的官员。

引证解释

  1. 分掌;分管。

    南朝•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然后沿才受职揆务分司。是以五正置於 朱宣,下民不忒。”

  2. 唐•宋 之制中央官员在陪都( 洛阳 )任职者,称为分司

    唐•白居易 《达哉乐天行》:“达哉达哉 白乐天分司 东都 十三年。”
    宋•陆游 《简邻里诗:“独坐空斋如自讼小鎸残俸类分司。”

  3. 明•清 于盐运司下设分司为管理盐务的官员。

    明•宋应星 天工开物·作碱》:“凡地碱煎盐除 并州 末盐外, 长芦 分司地土人亦有刮削煎成者。”
    《儒林外史》三五回:“随即是盐院来拜盐道来拜,分司来拜, 扬州 府来拜, 江都 县来拜,把 庄徵君 闹的急了,送了各官上去叫作速开船。”

国语辞典

分司fēn sī

  1. 职官名。唐时分设在东都洛阳的中央官员。如在东都掌理东都台的御史台御史称为「分司御史」。

  2. 分别司理其事。

    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必待天爵具修人纪咸成,然后沿才受职,揆务分司。」

网络解释

分司

唐宋制度中央之官有分在陪都(洛阳)执行任务者称为“分司”。但除御史之分司有实权外,其他分司多用以优待退闲之官并无实权。又清制,“盐运使”下设“分司”,属运同、运副或运判管领。

分司的字义分解

  • 拼音 fēn,fèn 部首总笔画 4

    分 [ fēn ] 1. 区划开。 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 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 分会。分行(háng )。 4. 散,离。 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5. 辨别。 区分。分析。 6. 区划而成的部分。 二分之一。 7. 一半。 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分 [ fèn ] 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 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 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 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 3. 料想。 “自分已死久矣”。 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 知识分子。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5

    司 [ sī ] 1. 主管,操作。 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司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司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司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 2. 官署名称。 人事司。 3. 视察。 司日月之长短。 4. 姓。 [更多解释]

分司的分字组词

分司的近音词、同音词

分司的相关词语

【分司】的常见问题

  1. 分司的拼音是什么?分司怎么读?

    答:分司的拼音是:fēn sī
    点击 图标播放分司的发音。

  2. 分司是什么意思?

    答:分司的意思是:①.职官名。唐时分设在东都洛阳的中央官员。如在东都掌理东都台的御史台侍御史,称为「分司御史」。②.分别司理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