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ùchū

拼音
liù chū
注音
ㄌㄧㄡˋ ㄔㄨ

六出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六出liù chū

  1. 雪花别称

    草木花多五出花雪六出。——《宋书·符瑞志下》

    snowflower;

引证解释

  1. 花分瓣叫出,雪花六角以为雪的别名

    太平御览》十二韩诗外传:“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雪花曰霙。”
    南朝•陈 徐陵 《咏雪》:“岂若天庭瑞轻雪带风斜。三农喜盈尺,六出儛崇花。”
    唐•元稹 赋得春雪映早梅》诗:“飞舞先春雪因依上番梅。一枝方渐秀,六出已同开。”
    宋•王禹偁 贺雪表》:“靡神不举有感则通,遂令六出之祥,大副三农之望。”
    清•赵翼 《戏作》诗:“凝寒所成固其理,何以片片六出俱?”

  2. 谓一花生六瓣。

    南朝•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东海郡 尉于台 有杏一株花杂五色六出,号六仙人杏。”
    唐•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动植之三》:“诸花少六出者唯梔子花六出。 陶真白 言:梔子剪花六出,刻房七道,其花香甚。”
    宋•陆游 《二友》诗:“清芬六出水梔子坚瘦九节石菖蒲。”

  3. 古代妇女有“七出”之条犯其一条即被休弃,唯帝王诸侯之妻无子不出,称为六出”。参见七出”。

    仪礼·丧服“出妻之子为母” 唐•贾公彦 疏:“七出者无子一也,淫泆二也,不事舅姑三也口舌四也,盗窃五也妒忌六也,恶疾七也。天子、诸侯之妻无子不出唯有六出耳。”

国语辞典

六出liù chū

  1. 雪花。因雪似花瓣分为六片故称为「六出」。

    南朝陈·徐陵〈绖?〉诗:「三晨喜盈尺,六出舞崇花。」
    唐·元稹〈赋得春雪映早梅〉诗:「一枝方渐秀,六出已同开。」

  2. 花瓣。因花生六瓣,故称为「六出」。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八·广动植》:「栀子,诸花少六出者,唯栀子花六出。」

  3. 古代妇女有七出之条,犯其中一条则被休弃。唯帝王、诸侯之妻无子不出,称为「六出」。

    《仪礼·丧服》「出妻之子为母」句下唐·孔颖达·正义:「天子诸侯之妻,无子不出,唯有六出耳。」

网络解释

六出

六出,花分瓣叫出,雪花六角,因而六出

六出古代汉族婚俗中规定的对妇女犯有的六种可以休弃的情形

六出的字义分解

  • 拼音 liù,lù 部首总笔画 4

    六 [ liù ] 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 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六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六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六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言诗。六弦琴。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六 [ lù ] 1. 〔~安〕地名,在中国安徽省。 2. 〔~合〕地名,在中国江苏省。 [更多解释]

  • 拼音 chū 部首总笔画 5

    出 [ chū ] 1. 从里面到外面。 出访。初出茅庐。出笼。 2. 往外拿,支付。 出力。出钱。出谋画策。入不敷出。 3. 离开。 出发。出轨。出嫁。 4. 产生,生长。 出产。出品。出人才。 5. 发生。 出事。 6. 显露。 出现。出名。 7. 超过。 出色。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8. 来到。 出席。出勤。 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 出处(chù)。语出《孟子》。 10. 显得量多。 这米出饭。 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 提出问题。 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更多解释]

六出的分字组词

六出的近音词、同音词

六出的相关词语

【六出】的常见问题

  1. 六出的拼音是什么?六出怎么读?

    答:六出的拼音是:liù chū
    点击 图标播放六出的发音。

  2. 六出是什么意思?

    答:六出的意思是:①.雪花。因雪似花瓣分为六片,故称为「六出」。②.花瓣。因花生六瓣,故称为「六出」。③.古代妇女有七出之条,犯其中一条则被休弃。唯帝王、诸侯之妻,无子不出,称为「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