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ōngrénrǎo

庸人自扰

拼音 yōng rén zì rǎo 怎么读

注音 ㄩㄥ ㄖㄣˊ ㄗˋ ㄖㄠˇ

繁体 庸人自擾

感情 贬义

近义词 杞人忧天 替古人担忧

反义词 聊以自慰 智者不惑

庸人自扰的意思

折叠展开

平庸的人无事生事;自找麻烦。

出处北宋《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例子他在房里踱了半圈,在门口停下,背对着郑成功,警告似地说:“不要庸人自扰。”(华而实《汉衣冠》三)

正音”,读作“yōng”,不能读作“yòng”。

辨形”,不能写作“”。

辨析见“杞人忧天”。

歇后语 天下本无事 —— 庸人自扰

谜语 杞人忧天 (谜底:庸人自扰)

故事 唐朝蒲州刺史陆象先对手下十分宽容,对于犯错的官员他都是批评教育,因此很多人都认为他在怂恿官吏犯错误。一次一个官吏犯了错误,陆象先在批评他,秘书说要体罚,陆象先反对。秘书退下去说:“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

庸人自扰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庸碌的人无端自寻烦恼。语本《旧唐书・卷八八・陆元方列传》。△“杞人忧天”。

【典源】

《旧唐书・卷八八・陆元方列传》

尝有小吏犯罪,但示语而遣之。 [1]白曰:「此例当合与 [2]。」 [3]曰:“人情相去不远,此岂不解吾言?若必须行杖,即当自汝为始。”录事惭惧而退。象先尝谓人曰:“天下本自无事,祗是庸人扰之,始为繁耳。但当静之于源,则亦何忧不简。”前后为 [4],其政如一,人吏咸怀思之。

注解

[1]录事:职官名。旧时各官署缮写文件的官员。

[2]杖:古代的一种刑法。用棒子或竹板打犯人

[3]象先:陆象先(公元665—736),字崇贤,陆元方子,唐・苏州人。历任户部尚书等官职,为政尚仁恕。谥文贞。

[4]刺史:职官名。古代纠察地方官员之官,后沿称地方长官。

【典故】

据《旧唐书・卷八八・陆元方列传》载,唐朝时的陆象先,做人做事颇有器度。在蒲州刺史任内,曾经有个小官犯了错,他训斥了几句就让他离开,一旁的书记官说:“他这个样子应该受到杖打的刑罚吧!”陆象先回答说:“他一定能依常情体会到我对他的训诫,如果这样的过失就要用杖刑,那你才应该首先被罚!”书记官听了之后便惭愧得不敢再多说话。陆象先常对人说:“天下本无事,祗是庸人扰之。”他意为天底下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事,都是一些庸庸碌碌的人徒生纷扰,使得世事愈加繁复杂乱。如果在事情刚滋生时,就能冷静的面对,一切就会变得简单许多。在刺史任内,他也将这个理念贯彻到政事当中,无论百姓与官吏,都对他充满了感念。后来“庸人自扰”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庸碌的人无端自寻烦恼。

【书证】

  • 01.《宋史全文・卷二七下・宋孝宗八》:“萧燧言:『自古聚敛之臣,务为欺诞以衒己能,未有不先纷更制度者。』上曰:『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耳。』”
  • 02.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三○・松江之变》:“南村野史曰:『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卓哉斯言也。”
  • 03.元・张养浩《归田类稿・卷二・时政书》:“传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之难。』又曰:『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前辈亦云:『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伏愿陛下详味斯言,则致治之方有不难见大抵。”
  • 04.《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据我看起来,那庸人自扰,倒也自扰的有限;独这一班兼人好胜的聪明朋友,他要自扰起来,更是可怜!”
  • 05.清・黄宗羲《明儒学案 ・卷五二・诸儒学案・文定张甬川先生邦奇》:“物理自然,人不得以一毫私智容乎其间。《易》曰『易简』,《中庸》曰『笃恭』,《周子》曰『诚无为』,皆是此意象。先云『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私智是也。”
  • 06.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庚申六十一岁》:“去冬余道过苏州,适吴江县有闹漕事,本系庸人自扰,又复张皇失措。”

【用法】

语义比喻庸碌的人无端自寻烦恼。

类别用在“疑心忧虑”的表述上。

例句

你所担心的事,在我看来皆为庸人自扰

这些谣言,要信了它,才真是庸人自扰呢!

事情明明与他无关,他偏要想东想西,庸人自扰

彗星撞地球的机率很小,不必庸人自扰,自寻烦恼。

船到桥头自然直,我何必庸人自扰,先担此心来呢?

事情本来就很简单,是因为你庸人自扰地把它想复杂了。

他们不会发生什么事的,你何必庸人自扰,坐立难安呢?

该操心的事你不操心,倒是每天庸人自扰地担心世界末日即将来临。

这件事原本就是传说而已,假如我们因此而自乱阵脚,那才叫庸人自扰呢!

庸人自扰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tupid people create trouble for themselves
  2. から騒(さわ)ぎをする,いらない心配(しんぱい)をする
  3. волновáться из-за пустяков

庸人自扰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ōng), 广部,共11画

①. 平常,不高明的。 如: 平庸。庸医。庸言。庸俗。庸人。昏庸。庸主(平庸或昏庸的君主)。庸夫。庸暗(平凡,愚昧)。庸庸碌碌(没有志气,没有作为)。

②. 需要。 如: 无庸细述。无庸讳言。

③. 岂,怎么。 如: 庸讵(岂,何以,怎么,亦作“庸遽”)。

④. 中国唐代一种赋税法。 如: 租庸调。

⑤. 功劳。 如: 庸绩(功绩)。

⑥. 古同“佣”,雇佣。

读音(rén), 人部,共2画

①.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 如: 人类。

②. 别人,他人。 如: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

③.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 如: 丢人,文如其人。

读音(zì), 自部,共6画

①. 本人,己身。 如: 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òng )。自尊。自谦。自觉(jué )。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

②. 从,由。 如: 自从。自古以来。

③. 当然。 如: 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

④. 假如。 如: 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读音(rǎo), 手部,共7画

①. 搅乱。 如: 扰乱。扰害。扰攘(骚乱,纷乱,如“干戈扰扰”)。干扰。

②. 增添麻烦。 如: 打扰(客气话,表示给别人添了麻烦)。困扰。叨扰。庸人自扰。

③. 驯顺,安。 如: “以佐王安扰邦国”。

④. 畜养。 如: “掌养猛兽而教扰之”。

庸人自扰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