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ㄨˋ

雨部 共18画 上下结构 U+9727
汉语字典

雨部

18画

11画

上下结构

wu

FCBL 86 、 FCNE 98

MBNHS

FVRY

10227

9727

[145244445452335453] 横、点、横撇/横钩、竖、点、点、点、点、横撇/横钩、点、横撇/横钩、竖钩、撇、撇、横撇/横钩、捺、横折钩、撇

霧字概述

折叠展开

〔霧〕字拼音是wù 部首是雨, 总笔画是18画。

〔霧〕字是上下结构

〔霧〕字仓颉码是MBNHS 五笔是FCBL 86 、 FCNE 98 四角号码是10227 郑码是FVRY

〔霧〕字的UNICODE是9727。 十进制为38695,UTF-32:00009727,UTF-8:E9 9C A7。

〔霧〕字的异体字是

霧的笔顺

折叠展开

霧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ㄨˋ

基本解释

雾气。气温下降时,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凝结而浮在接近地面的空气中,常使人视野模糊不清。《爾雅•釋天》:“地氣發,天不應曰霧;霧謂之晦。”郭璞注:“言晦冥。”《莊子•大宗師》:“孰能登天遊霧,撓挑無極。”唐杜甫《早發射洪縣南途中作》:“寒日出霧遲,清江轉山急。”

比喻轻细。《文選•宋玉〈神女賦〉》:“動霧毅以徐步兮,拂墀聲之珊珊。”李善注:“縠,今之輕紗薄如霧也。”三國魏曹植《洛神賦》:“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唐李賀《昌谷詩》:“霧衣夜披拂,眠壇夢直粹。”

比喻浓密。《史記•淮陰侯列傳》:“天下之士,雲合霧集。”晋潘尼《火賦》:“玄煙四全,雲蒸霧萃。”唐王勃《滕王閣序》:“雄州霧列,俊彩星馳。”

比喻消散。漢司馬相如《封禪文》:“旁魄四塞,雲布霧散。”南朝梁江淹《蕭驃騎解嚴輸黄鉞表》:“逆沴電熾,凶妖霧舒。志未裡天,情已類社。”隋盧思道《為隋檄陳文》:“吕梁之役,貫盈惡稔,曾未交綏,雲卷霧徹。”

像雾的许多小水滴。如。喷雾器。

详细解释

空气中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因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而漂浮在地表的一种现象。能见度低于一公里。

雾太浓了,几乎伸手不见五指。

2méngㄇㄥˊ

基本解释

通“雺(霿)”。天色阴暗;昏蒙。《集韻•東韻》:“雺,《爾雅》:‘天氣下、地不應曰雾。’或作霿、霧。”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孚部》:“霚,字亦作霧,叚借為霿。”《史記•宋微子世家》:“乃命卜筮,曰雨,曰濟,曰涕,曰霧,曰克,曰貞,曰悔,凡七。”司馬貞索隱:“霧,音蒙,然蒙與霧亦通。”按:《書•洪範》作“”。孔傳:“蒙,陰闇。”《後漢書•光武帝紀下》:“九縣飆回,三精霧塞。”李賢注:“三精,日月星也。霧塞言昏昧也。”《孔子廟碑》:“遭世霧亂,莫顯其榮。”

详细解释

1.一种接近地面的悬浮水气凝结物。因气温降低接近露点温度,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形成悬浮在地表附近的现象。

2.指像雾的东西。

喷雾器。

3.台⃝姓。

ㄨˋ

ㄨˋ

霧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雨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94頁,第17

同文書局本: 第1377頁,第36

標點整理本: 第1367頁,第24

廣韻》、《韻會𡘋亡遇切,音務。
爾雅・釋天》:地氣發,天不應,曰霧,霧謂之晦。〔註〕言晦冥。
釋名》:霧,冒也,氣蒙亂覆冒物也。
廣韻》:《元命包》曰:隂陽亂爲霧。
禮・月令》:氛霧冥冥。
玉篇》本作霿,《廣韻》同「霚」,《集韻》同「雺」。

又,《集韻》:謨蓬切,音蒙。又,蒙弄切,音幪。又,莫鳳切,音夢──義𡘋同。

注解

〔霧〕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雨部

〔霧〕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務

〔霧〕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wù] ⑴ 雾气。气温下降时,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凝结而浮在接近地面的空气中,常使人视野模糊不清。《爾雅•釋天》:“地氣發,天不應曰霧;霧謂之晦。”郭璞注:“言晦冥。”《莊子•大宗師》:“孰能登天遊霧,撓挑無極。”唐杜甫《早發射洪縣南途中作》:“寒日出霧遲,清江轉山急。”⑵ 比喻轻细。《文選•宋玉〈神女賦〉》:“動霧毅以徐步兮,拂墀聲之珊珊。”李善注:“縠,今之輕紗薄如霧也。”三國魏曹植《洛神賦》:“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唐李賀《昌谷詩》:“霧衣夜披拂,眠壇夢直粹。”⑶ 比喻浓密。《史記•淮陰侯列傳》:“天下之士,雲合霧集。”晋潘尼《火賦》:“玄煙四全,雲蒸霧萃。”唐王勃《滕王閣序》:“雄州霧列,俊彩星馳。”⑷ 比喻消散。漢司馬相如《封禪文》:“旁魄四塞,雲布霧散。”南朝梁江淹《蕭驃騎解嚴輸黄鉞表》:“逆沴電熾,凶妖霧舒。志未裡天,情已類社。”隋盧思道《為隋檄陳文》:“吕梁之役,貫盈惡稔,曾未交綏,雲卷霧徹。”⑸ 像雾的许多小水滴。如 [méng] ⑴ 通“雺(霿)”。天色阴暗;昏蒙。《集韻•東韻》:“雺,《爾雅》:‘天氣下、地不應曰雾。’或作霿、霧。”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孚部》:“霚,字亦作霧,叚借為霿。”《史記•宋微子世家》:“乃命卜筮,曰雨,曰濟,曰涕,曰霧,曰克,曰貞,曰悔,凡七。”司馬貞索隱:“霧,音蒙,然蒙與霧亦通。”按:《書•洪範》作“蒙”。孔傳:“蒙,陰闇。”《後漢書•光武帝紀下》:“九縣飆回,三精霧塞。”李賢注:“三精,日月星也。霧塞言昏昧也。”《孔子廟碑》:“遭世霧亂,莫顯其榮。”

霧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霧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霧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亡遇切頁碼385頁,第11

異體

霚地气發,天不應。从雨敄聲。

鉉注臣鉉等曰:今俗从務。

雺籒文省。

附注段玉裁注:「霚,今之霧字。」《集韻・遇韻》:「霚,或作霧。」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二反切勿赴反頁碼934頁,第6行,第1

雺地气發天不應也。從雨敄聲。

鍇注臣鍇曰:「《釋名》云:『霚,冒也,今俗作霧。』《爾雅》云:『霧,謂之昧。』」

反切………頁碼934頁,第6行,第2

籒文霚省。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亡遇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293頁,第1許惟賢997頁,第12

雺地气發,天不應曰霚。

段注曰霚二字今補。霚今之霧字。《釋天》曰:地氣發,天不應曰霧。霧者俗字。霧一本作霿。非也。《釋名》曰:霧,冒也。氣蒙冒覆地之物也。《開元占經》引《元命包》陰陽亂爲霧。

从雨。

段注亦雨之類也。故从雨。地气發而天應之則雨矣。

敄聲。

段注亡遇切。古音在三部。敄从矛聲。故霚讀如矛。

籒文霚省。

段注《洪範》曰蒙,古文《尙書》作曰雺。徐邈音亡鉤反。《宋世家》作曰霧。霧卽霚。霚者,雺之小篆。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俗作霧。

白话解释

雾,地气蒸发,而天空不接应(于是飘荡在地面上方的低空)。字形采用“雨字头”,“敄”是声旁。

霚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61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971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731頁
4說文校箋第504頁,第12字
5說文考正第457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1678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839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68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445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02頁,第23字
11標注說文第485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4041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1369頁【補遺】第17728頁
14通訓定聲第1047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004頁【崇文】第4013頁
16說文句讀第1644頁
17章授筆記第474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356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066頁,第11字

霧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fog, mist, vapor, fine spray
  2. Dunst (S, Met)​, Nebel (S, Met)
  3. brouillard

霧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霧(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霧(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霧(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霧(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霧(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