蹵
笔顺 反馈

复制

ㄘㄨˋ

足部 共19画 上下结构 U+8E75
汉语字典

足部

19画

12画

上下结构

cu

YIDH

YURYO

SJGJ

03801

8E75

[4125123413542512134] 点、横、竖、横折、横、竖钩、撇、点、横、撇、竖弯钩、点、竖、横折、横、竖、横、撇、捺

蹵字概述

折叠展开

〔蹵〕字拼音是cù 部首是足, 总笔画是19画。

〔蹵〕字是上下结构

〔蹵〕字仓颉码是YURYO 五笔是YIDH 四角号码是03801 郑码是SJGJ

〔蹵〕字的UNICODE是8E75。 十进制为36469,UTF-32:00008e75,UTF-8:E8 B9 B5。

〔蹵〕字的异体字是

蹵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ㄘㄨˋ

基本解释

同“”。

蹵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足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49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1233頁,第37

標點整理本: 第1213頁,第29

玉篇》同上(同「蹴」)。
博雅》:蹴蹋也。
史記・燕世家》:王蹵之以足。

又,《前漢・董仲舒傳》:以蹵迫之民。又,《孟子》:曾西蹵然曰。〔趙岐註〕蹵然,猶蹵踖。
莊子・人閒世》:子產蹵然,改容更貌。

注解

〔蹵〕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足部

〔蹵〕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就、足

〔蹵〕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ù] ⑴ 同“蹴”。

蹵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蹵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蹵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下反切七宿切頁碼61頁,第1

異體

蹴躡也。从足就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四反切音竹反頁碼174頁,第5行,第1

蹴躡也。從足就聲。

鍇注臣鍇按:張衡《南都賦》曰:「排揵陷局,蹴蹋咸陽。」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下反切七宿切古音第三部頁碼326頁,第1許惟賢146頁,第5

蹴躡也。

段注玄應云:《說文》。蹴,蹋也。以足逆蹋之曰蹴。

从足。就聲。

段注七宿切。三部。

蹴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19頁,第8字
2陳昌治本第175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143頁
4說文校箋第84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79頁,第12字
6說文今釋第272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470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115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410頁,第5字
10說文標整第49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84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631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2725頁【補遺】第16392頁
14通訓定聲第1030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75頁【崇文】第697頁
16說文句讀第239頁
17古字詁林第二冊,第587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225頁,第9字

蹵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 tread on; to kick

蹵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蹵(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蹵(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蹵(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蹵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