䱎
字义 反馈

复制

gèng ㄍㄥˋ

魚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4C4E
汉语字典

魚部

17画

6画

左右结构

geng

gèng

QOGG

NFMAM

RBK

21316

4C4E

[35251214444125111]

䱎字概述

折叠展开

〔䱎〕字拼音是gèng 部首是魚, 总笔画是17画。

〔䱎〕字是左右结构

〔䱎〕字仓颉码是NFMAM 五笔是QOGG 四角号码是21316 郑码是RBK

〔䱎〕字的UNICODE是4C4E。 十进制为19534,UTF-32:00004c4e,UTF-8:E4 B1 8E。

〔䱎〕字的异体字是

䱎的意思

折叠展开

详细解释

拼音gèng。[~䲛] 又名鲔,鳣鲟类鱼。

䱎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中 部首:魚部

武英殿刻本: 第3520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470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1467頁,第2

廣韻》:古鄧切;《集韻》:居鄧切,𡘋音亙──與䱭同。
史記・司馬相如傳》:䱍䲛螹離。〔註〕郭璞曰:䱍䲛,鮪也。李奇云:周洛曰鮪、蜀曰䱍䲛,出鞏山穴中,三月遡河上,能度龍門之限,則爲龍矣。

注解

〔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中,康熙部首是魚部

〔䱍〕字拼音是gè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魚、亙

䱎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䱎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䱎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古恆切頁碼386頁,第19

異體䱴、䱍、䱎

䱭鯍也。《周禮》謂之䱭。从𤋳𢛢聲。

附注段玉裁據《上林賦》李奇注改作:「䱭,䱭𩶶,鮪也。周雒謂之鮪,蜀謂之䱭𩶶。」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二反切溝恒反頁碼937頁,第2行,第3

䱭鯍也。《周禮》謂之䱭。從魚恆聲。

鍇注臣鍇按:相如賦:「䱭䲛漸離。」即𩶡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古恆切古音第六部頁碼2301頁,第3許惟賢1001頁,第5

䱭䱭鯍,

段注逗。䱭字淺人刪之。今補。

鮪也。

段注鮪字各本無。今依全書通例補。《上林賦》。䱍䲛螹離。郭注曰:䱍䲛,鮪也。李善注《吳都賦》同。按劉逵注《蜀都賦》曰:鱣,䱍䲛也。古人言鱣鮪多有不別者。如《山海經》傳亦云鮪卽鱣也。當是以爲一類而渾言之。

《周雒》謂之鮪。蜀謂之䱭鯍。

段注十字各本譌作《周禮》謂之䱭五字。今補正。李奇注《上林》曰:周洛曰鮪。蜀曰䱍䲛。陸《詩疏》曰:益州人謂之䱍䲛。按蜀有之者,出於江也。《周雒》有之者,出鞏穴入河也。䱍䲛雙聲字。

从魚。𢛢聲。

段注各書多作䱍。省立心也。古恆切。六部。

䱭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64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975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734頁
4說文校箋第506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458頁,第13字
6說文今釋第1684頁,第6字
7說文約注第2848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70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452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303頁,第19字
11標注說文第487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4054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11407頁【補遺】第17735頁
14通訓定聲第308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008頁【崇文】第4029頁
16說文句讀第1651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380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070頁,第10字

䱎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ame as VEA4C4D) tuna, something like sturge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