䟗
字义 反馈

复制

shì ㄕˋ

足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47D7
汉语字典

足部

11画

4画

左右结构

shi

shì

KHQA

RMHVP

JIRH

62140

47D7

[25121213515]

䟗字概述

折叠展开

〔䟗〕字拼音是shì 部首是足, 总笔画是11画。

〔䟗〕字是左右结构

〔䟗〕字仓颉码是RMHVP 五笔是KHQA 四角号码是62140 郑码是JIRH

〔䟗〕字的UNICODE是47D7。 十进制为18391,UTF-32:000047d7,UTF-8:E4 9F 97。

䟗的意思

折叠展开

详细解释

1.拼音shì。

2.立。

3.积聚。

䟗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足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22頁,第17

同文書局本: 第1221頁,第37

標點整理本: 第1200頁,第47

廣韻》:承紙切;《集韻》、《韻會》、《正韻》:上紙切,𡘋音是。
說文》:尌也。
類篇》:一曰積聚。

注解

〔䟗〕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足部

〔䟗〕字拼音是sh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𧾷、氏

䟗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䟗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䟗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下反切承旨切頁碼61頁,第16

䟗尌也。从足氏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四反切善紙反頁碼175頁,第5行,第1

䟗尌也。從足氏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下反切承旨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328頁,第3許惟賢147頁,第6

䟗尌也。

段注與歭偫雙聲。義略同。

从足。氏聲。

段注承旨切。按旨當作紙。十六部。

䟗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20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176頁,第10字
3黃侃手批第144頁
4說文校箋第84頁,第17字
5說文考正第80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274頁,第6字
7說文約注第475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16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414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49頁,第21字
11標注說文第85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636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2736頁【補遺】第16395頁
14通訓定聲第2077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76頁【崇文】第701頁
16說文句讀第241頁
17古字詁林第二冊,第591頁,第3字
18古字釋要第226頁,第11字

䟗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 stand for a long time, to accumulate; to amass; to store up

䟗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䟗(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䟗(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䟗(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䟗(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