䍆
字义 反馈

复制

zhù ㄓㄨˋ

缶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4346
汉语字典

缶部

11画

5画

左右结构

zhu

zhù

RMPS 86 、 TFBS 98

OUJMN

MAWA

83721

4346

[31125244512]

䍆字概述

折叠展开

〔䍆〕字拼音是zhù 部首是缶, 总笔画是11画。

〔䍆〕字是左右结构

〔䍆〕字仓颉码是OUJMN 五笔是RMPS 86 、 TFBS 98 四角号码是83721 郑码是MAWA

〔䍆〕字的UNICODE是4346。 十进制为17222,UTF-32:00004346,UTF-8:E4 8D 86。

〔䍆〕字的异体字是

䍆的意思

折叠展开

详细解释

1.同“𤲑”。

2.拼音zhù。

䍆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缶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57頁,第12

同文書局本: 第945頁,第9

標點整理本: 第908頁,第41

廣韻》:丁呂切;《集韻》:展呂切,𡘋音貯──𤲑,或作䍆。
說文》:㡒也,所以盛米也。

注解

〔䍆〕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缶部

〔䍆〕字拼音是zhù,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缶、宁

䍆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䍆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䍆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陟呂切頁碼483頁,第7

𤲑

異體

𤲑㡒也。所以載盛米。从宁从甾。甾,缶也。

附注朱駿聲《通訓定聲》:「宁亦聲。」王筠繫傳校錄:「(小篆)當如此本。各本(小篆)與『甾,缶』之說不合。」

蔣注案:篆書字形似有誤。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八反切陟吕反頁碼1127頁,第1行,第1

𤲑㡒也,所以載盛米。從甾,甾,缶也;從宁,宁亦聲。

鍇注臣鍇曰:「㡒音椿。」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陟呂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949頁,第1許惟賢1281頁,第7

𤲑㡒也。所㠯盛米也。

段注今本盛上有載。依《廣韵》刪。《巾部》曰:㡒,載米𤱤也。二篆爲轉注。今俗以艸爲之,俗語如遁。卽㡒字也。以竹爲之,俗語如巨。卽𤱤字也。皆所以盛米。

从宁𠙹𠙹,缶也。

段注十二篇曰:東楚名缶曰𠙹。此必著爲缶者,嫌其與《艸部》从𡿧田之𱰭相似也。㡒之宁物猶𠙹之宁物也。故从宁𠙹會意。不入《𠙹部》者,重宁也。

宁亦聲。

段注陟呂切。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今蒲包之類,即米袋之類。

㡒也。今叉袋之類。古語「囊漏褚中」,褚即𤲑字,以小囊盛𤲑中,雖漏而仍在𤲑中也。

蒲包之類,米袋之類。

𤲑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58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1237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917頁
4說文校箋第647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575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2143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3573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717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053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83頁,第11字
11標注說文第621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5115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4036頁【補遺】第18105頁
14通訓定聲第1725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281頁【崇文】第5121頁
16說文句讀第2115頁
17章授筆記第603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十冊,第860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326頁,第1字

䍆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ontainer for grains used in ancient times

䍆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䍆(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䍆(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䍆(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