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ㄉㄨˋ

木部 共7画 左右结构 675C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木部

7画

3画

左右结构

du

形声字

SFG

DG

FBVV

44910

2629

2237

675C

[1234121] 横、竖、撇、点、横、竖、横

杜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上反切徒古切頁碼180頁,第11

杜甘棠也。从木土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一反切徒土反頁碼444頁,第5行,第1

杜甘棠也。從木土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上反切徒古切古音第五部頁碼957頁,第3許惟賢422頁,第8

杜甘棠也。

段注《召南》。蔽芾甘棠。毛曰:甘棠,杜也。《釋木》曰:杜,甘棠。本無不合。棠不實。杜實而可食。則謂之甘棠。凡實者皆得謂之杜。則皆得謂之甘棠也。牡棠牝杜,析言之也。杜得偁甘棠,互言之也。《釋木》又曰:杜,赤棠。白者棠。《魏風》傳用之。此以其木色之異異其名。與杜甘棠說異。卽與分牡牝說異。爲許所不取。戴先生曰:《爾雅》謂杜甘曰棠。毛公失其《句讀》。葢依陸璣疏白棠卽甘棠,子美。赤棠卽杜,子澀。爲此說耳。非許意。亦非《爾雅》意也。先生又曰:棃山樆。謂棃山生曰樆。榆白枌。謂榆之白者曰枌。今按《毛傳》云:枌白榆也。誠當於白爲讀。《漢書・音義》云:離山棃也。是《爾雅》當同音義乙其字矣。

从木。土聲。

段注徒古切。五部。借以爲杜塞之杜。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方言》訓歰。「杜門謝客」當作𢾅,「杜漸防微」亦作𢾅

杜塞乃𢾅之借。杜訓根,《詩》:「徹彼桑土」,《韓詩》作「徹彼桑杜」。

甘棠也。《方言》訓歰(?)……。杜門=𢾅門。𢾅,閉也,塞也(𢾅漸防微同)。桑杜係别義(係土?)。

白话解释

杜,甘棠。字形采用“木”作边旁,“土”是声旁。

字形解说

自甲骨文至楷書,皆為從木、土聲之構形,其差別者,僅在於左形右聲或右形左聲的位置改易而已。其中戰國文字「木」字略有斷筆,當是年久漫漶所致。「木」為樹木,作為形符,表示義與樹木有關;「土」為社主地神,於此僅作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杜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55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455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357頁
4說文校箋第224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222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775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1357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98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134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40頁,第2字
11標注說文第223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1784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5738頁【補遺】第16847頁
14通訓定聲第1636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465頁【崇文】第1857頁
16說文句讀第702頁
17章授筆記第236頁,第4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751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558頁,第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