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ㄒㄧˋ ㄐㄧˋ

糸部 共19画 上下结构 U+7E6B
汉语字典

糸部

19画

13画

上下结构

xi ji

LBMI 86 、 LBWI 98

JEVIF

FKQZ

57903

7E6B

[1251112523554554234] 横、竖、横折、横、横、横、竖、竖折/竖弯、竖、撇、横折折/横折弯、横撇/横钩、捺、撇折、撇折、点、竖钩、撇、点

繫字概述

折叠展开

〔繫〕字拼音是xì,jì 部首是糸, 总笔画是19画。

〔繫〕字是上下结构

〔繫〕字仓颉码是JEVIF 五笔是LBMI 86 、 LBWI 98 四角号码是57903 郑码是FKQZ

〔繫〕字的UNICODE是7E6B。 十进制为32363,UTF-32:00007e6b,UTF-8:E7 B9 AB。

〔繫〕字的异体字是

繫的笔顺

折叠展开

繫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ㄒㄧˋ

基本解释

聯綴;連接。聯~。維~。

拘囚;監禁。~獄。收~。

牽記;掛念。~念。~人情思。

详细解释

1.形聲;从系,毄聲。毄有緊密義,以絲相聯,故約束為繫。

2.同本義hang

以羽爲巢,而編之以髮,繫之葦苕。 —— 《荀子》

繫璧(系在帶間的小玉璧);繫滯(懸掛棄置)

3.拴;綁tie; fasten

繫,約束也。 —— 《說文》繫,系也。 —— 《易·繫辭》釋文以九兩繫邦國之民。 —— 《周禮·天官·大宰》。注:“繫,聯綴也。”子嬰即繫頸以組,白馬素車,奉天子璽符,降軹道旁。 —— 《史記》

繫足(借指婚姻);繫裹(穿戴衣帽);繫舟(指船靠岸。也作“繫船”)

4.拘囚;關進牢獄imprison

收繫張勝。 —— 《漢書·李廣蘇建傳》老母繫保宮。利繫者之多。 —— 清· 方苞《獄中雜記》

拘繫(拘禁);繫縻(束縛)

5.牽掛be anxious about

可憐赫赫丹陽尹,數顆檳榔尚繫懷。 —— 宋· 陸游《讀史》

繫懷(心中牽掛某事或某人)

6.依附depend on

古者諸侯之有女子也,所以苞苴玩弄繫援於大國也。 —— 漢· 劉向《列女傳》

繫援(依附求助);繫象(寄託意象);繫命(猶言寄託性命)

7.關聯relate to

足有繫帛書。 —— 東漢· 班固《漢書·李廣蘇建傳》

繫親(聯姻,結親);繫絡(聯結);繫聯(聯繫);繫屬(聯綴)

名词

繫物的帶、繩 band; rope; cord 武冠,俗謂之大冠,環纓無蕤,以青繫爲緄。——《後漢書·輿服志下》

2ㄐㄧˋ

基本解释

結,扣。把鞋帶~上。

详细解释

1.拴;繫結tie; fasten; button up

忽風雲騰涌,急繫纜。 ——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繫之葦召。 —— 《荀子·勸學》

繫腰(腰帶);繫鞋帶;把晾衣服繩繫在樹上;她的頭髮上繫了一根紅緞帶;腰上繫了一根紫色的…腰帶;把卡片繫在包上;把衣服扣繫上

2.約束;羈絆restrain

愚士繫俗兮,窘若囚拘。 —— 漢· 賈誼《鵬鳥賦》

3.拘囚arrest

累及好人,無故繫獄。 —— 元· 關漢卿《裴度還帶》

4.留意;掛念 be careful; look out

系人情思

5.牽涉;關連involve; drag in

窮通各問命,不繫纔不才。 —— 唐· 白居易《諭友》

6.另見 xì。

1ㄒㄧˋ

详细解释

1.联缀、连接。

《周礼•天官•大宰》:“以九两系邦国之名。”

联系、维系。

2.逮捕、监禁。

《汉书•卷七六•王章传》:“书遂上,果下廷尉狱,妻子皆收系。”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折》:“累及好人,无故系狱。”

3.悬挂、牵挂。

《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儒林外史•第一六回》:“科第居来,心只系乎两榜。”

系念。

2ㄐㄧˋ

详细解释

绑、扣、结。

系鞋带、红绳系足。

1ㄒㄧˋ

详细解释

1.连接(在一起);关涉。

联系、维系、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2.挂念;惦记。

情系故乡、心系群众、系念。

3.扣押;监禁。

拘系、系狱。

4.拴;绑。

系舟、解铃还需系铃人。

5.〈书〉悬挂。

编之以发,系之苇苕(《荀子‧劝学》)。

6.用绳子等拴住人或物体往上提或向下送。

从井里系上一桶水来、把甘薯系到地窖里。

2ㄐㄧˋ

详细解释

打结。

系鞋带、系领带、系蝴蝶结。

繫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46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940頁,第7

標點整理本: 第903頁,第4

廣韻》:古詣切;《集韻》、《韻會》、《正韻》:吉詣切,𡘋音計。
說文》:繫,𦃇也。一曰惡絮。
玉篇》:約束也,留滯也。
類篇》:一曰維也。

又,《集韻》:牽奚切,音溪──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𡘋胡計切,音系。
易・繫辭》〔疏〕:繫辭者,聖人繫屬此辭于卦爻之下。又,云:系辭者,取綱系之義也。〔釋文〕繫,本系也。又,續也。
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註〕繫,聯綴也。
干祿字書》:繫通繫。
集韻》:系,或作繫。
類篇》或作𣪠

注解

〔繫〕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繫〕字是多音字,拼音是xì、jì,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𣪠、糸

〔繫〕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ì] ⑴ 聯綴;連接⑵ 拘囚;監禁⑶ 牽記;掛念 [jì] ⑴ 結,扣

繫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繫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繫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古詣切頁碼438頁,第22

繫𦃇也。一曰惡絮。从糸毄聲。

附注朱駿聲《通訓定聲》:「按:繫𦃇,迭韻連語,惡絮也。與絓略同,亦謂之牵離。」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古詣切頁碼1038頁,第7行,第1

繫𦃇也。一曰惡絮。從糸毄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古詣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2636頁,第2許惟賢1147頁,第2

繫𦃇也。一曰惡絮。

段注一曰猶一名也。繫𦃇讀如谿黎。曡韵字。音轉爲縴𦃇。縴苦堅切。《廣韵》十二齊,一先皆曰:縴𦃇,惡絮。是也。《釋名》曰:煮繭曰莫。莫,幕也。貧者著衣可以幕絮也。或謂之牽離。煮熟爛牽引使離散如絮也。按此與煮繭絓頭不同物。編《太平御覽》者合而一之。誤矣。

从糸。𣪠聲。

段注大徐古詣切。非也。此字之本音見周〈易〉《釋文》。云:直作𣪠下糸者,音口奚反。《集韵》。繫牽兮切。引《說文》繫𦃇今惡絮。陸德明,丁度非不言之憭然也。而六朝以後舍系不用,而叚繫爲系。遂使繫之本義薶蘊終古。至鼎臣奉敕校定此書。亦徑云古詣切。何淺率如是。尙自謂用《唐韵》。不知《唐韵》霽韵內之繫,非許書之繫𦃇也。十六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繫攬為系之假借字。

本誼「煮繭絓頭」,今借為系。

繫纍(攬?)=系⊙。

繫攬字當作系。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從糸、毄(ㄐㄧˊ jí)聲。從「糸」,表示絲繩;「毄」表示音讀。隸書、楷書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繫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66頁,第16字
2陳昌治本第1115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830頁
4說文校箋第582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520頁,第14字
6說文今釋第1923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3237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647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772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46頁,第4字
11標注說文第557頁,第14字
12說文注箋第4595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2782頁【補遺】第17925頁
14通訓定聲第2134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1142頁【崇文】第4565頁
16說文句讀第1899頁
17章授筆記第549頁,第4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243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1214頁,第3字

繫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ttach, connect, unite, fasten
  2. schnüren, zuschnüren, zubinden, binden, zuknöpfen [ auch 系 ji4 ] (V)​, verbinden, anschließen [ auch 系 ji4] (V)
  3. relation, relier, souci, inquiétude, attacher

繫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繫(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繫(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繫(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繫(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繫(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