宷
笔顺 反馈

复制

shěn ㄕㄣˇ

宀部 共10画 上下结构 U+5BB7
汉语字典

宀部

10画

7画

上下结构

shen

shěn

PTOU

JHFD

WDPF

30904

5BB7

[4453431234] 点、点、横撇/横钩、撇、点、撇、横、竖、撇、捺

宷字概述

折叠展开

〔宷〕字拼音是shěn 部首是宀, 总笔画是10画。

〔宷〕字是上下结构

〔宷〕字仓颉码是JHFD 五笔是PTOU 四角号码是30904 郑码是WDPF

〔宷〕字的UNICODE是5BB7。 十进制为23479,UTF-32:00005bb7,UTF-8:E5 AE B7。

宷的意思

折叠展开

shěnㄕㄣˇ

基本解释

同“”。《説文•釆部》:“宷,悉也,知宷諦也。審,篆文宷从番。”

宷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上 部首:宀部

武英殿刻本: 第678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287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224頁,第15

玉篇》:古文審字。註詳十二畫。
說文》:悉也,知宷禔也。从宀、从釆。〔徐曰〕宀,覆也。釆,別也。包覆而深別之曰宷。篆作審。詳審字註。

正字通》:與寮寀之寀別。采,从爪、从木;宷,从宀、从釆。釆音便,辨同,會意。

注解

〔宷〕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上,康熙部首是宀部

〔宷〕字拼音是shě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宀、釆

〔宷〕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ěn] ⑴ 同“審”。《説文•釆部》:“宷,悉也,知宷諦也。審,篆文宷从番。”

宷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宷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宷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上反切式荏切頁碼36頁,第15

宷悉也。知宷諦也。从宀从釆。

鉉注徐鍇曰:「宀,覆也。釆,別也。包覆而深別之。宷,悉也。」

審篆文宷从番。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三反切施甚反頁碼116頁,第2行,第2

審悉也。知宷諦也。從宀、釆。

鍇注臣鍇曰:「宀,覆也;釆,別也。能包覆而深別之,宷悉者也。已下數字皆同。」

反切………頁碼116頁,第3行,第1

篆文宷,從田。

鍇注臣鍇曰:「言從番字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上反切式荏切古音第七部頁碼197頁,第6許惟賢87頁,第9

審悉也。知寀諦也。

段注諦《廣韵》引作諟。古同部假借也。

从宀釆。

段注鍇曰:宀,覆也。釆,別也。能包覆而㴱別之也。按此與覈字从襾敫同意。式荏切。七部。

篆文宷。从番。

段注然則宷,古文籒文也。不先篆文者,从部首也。

審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6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103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93頁
4說文校箋第47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41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142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68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67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21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7頁,第3字
11標注說文第46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376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995頁【補遺】第16282頁
14通訓定聲第335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12頁【崇文】第445頁
16說文句讀第139頁
17古字詁林第一冊,第680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11頁,第3字

宷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宷(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宷(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宷(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宷(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宷(传抄·宋·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宷(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宷(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宷(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宷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