䭋
字义 反馈

复制

bǎo ㄅㄠˇ

飠部 共18画 左右结构 U+4B4B
汉语字典

飠部

18画

9画

左右结构

bao

bǎo

WYVS 86 、 WVWS 98

OIORD

OXJF

86794

4B4B

[34451154322511234]

䭋字概述

折叠展开

〔䭋〕字拼音是bǎo 部首是飠, 总笔画是18画。

〔䭋〕字是左右结构

〔䭋〕字仓颉码是OIORD 五笔是WYVS 86 、 WVWS 98 四角号码是86794 郑码是OXJF

〔䭋〕字的UNICODE是4B4B。 十进制为19275,UTF-32:00004b4b,UTF-8:E4 AD 8B。

〔䭋〕字的异体字是

䭋的意思

折叠展开

详细解释

同“”。

䭋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下 部首:食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06頁,第14

同文書局本: 第1423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1418頁,第26

正字通》與飽、𩜿𡘋同。
路史》:民食鳥獸之肉,有不能䭋者飮其血。

注解

〔䭋〕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食部

〔䭋〕字拼音是bǎ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飠、保

䭋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䭋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䭋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下反切博巧切頁碼164頁,第35

飽猒也。从𠊊包聲。

𩜿

異體𩝰𩞛

𩜿古文飽从𤓽

𩜕

異體𩛁

𩜕亦古文飽从戼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反切補巧反頁碼412頁,第1行,第2

𩜕猒也。從食包聲。

反切………頁碼412頁,第2行,第1

古文飽從𤓽聲。

鍇注臣鍇曰:「𤓽音保。」

反切………頁碼412頁,第2行,第2

亦古文飽。從卯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下反切博巧切古音第三部頁碼882頁,第5許惟賢391頁,第10

𩜕猒也。

段注《甘部》曰:猒,飽也。是爲轉注。

𠊊。包聲。

段注博巧切。古音在三部。

古文飽。从丣聲。

段注丣古文孚也。孚聲在三部。

亦古文飽。从丣聲。

段注丣聲亦在三部。

白话解释

饱,吃得满足。字形采用“食”作边旁,采用“包”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饱”字,采用“ ”作声旁。,这也是古 文写法的“饱”字,采用“卯”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字從食、包聲。《說文》:「飽,猒也。」段注:「甘部曰:『猒,飽也。』是為轉注。」猒,今作厭,即饜,有飽足意。《說文》飽的古文有從孚聲,亦有從聲。隸楷字形均因承篆文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飽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26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425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332頁
4說文校箋第210頁,第17字
5說文考正第203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722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265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84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059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29頁,第21字
11標注說文第209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1669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5388頁【補遺】第16794頁
14通訓定聲第1099頁,第5字
15說文義證第432頁【崇文】第1725頁
16說文句讀第647頁
17古字詁林第五冊,第360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520頁,第9字

䭋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ame as 飽) to eat to the full; surfeited

䭋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䭋(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䭋(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䭋(传抄·宋·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䭋(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