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温汤对雪应制译文及注释

《奉和圣制温汤对雪应制》是唐代张说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寒冬时节的场景,通过寒风和雪的对比,表现出冬天的严寒和寒冷的氛围。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瑞雪带寒风,寒风入阴琯。
瑞雪伴随着寒风,寒风吹入阴琯。
这两句描绘了寒冷的冬天,瑞雪飘飞,风寒入骨。"瑞雪"象征着吉祥和美好,寒风则传递出冬天的寒冷。"阴琯"是指琯宫中的一种乐器,用以象征宫廷的深沉和肃穆。

阴琯方凝闭,寒风复凄断。
阴琯正凝固闭合,寒风更加凄凉断续。
这两句描述了阴琯的状态,它因为寒冷而更加凝固和闭合,而寒风则更加凄凉和断续,进一步强化了冬天的寒冷气息。

宫似瑶林匝,庭如月结满。
宫殿宛如琼瑶林一般扩展,庭院仿佛被月光覆盖满溢。
这两句描述了宫殿和庭院的景象,宫殿似乎无边无际,庭院被明亮的月光所照耀,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

正赓挟纩词,非近温泉暖。
现在正赓挟着纩扇吟诗,却非近温泉的温暖。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冬天中吟诗作对的情景,他手持着纩扇,吟咏着诗词,但这种温暖只是诗中的想象,与冬天的寒冷形成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冬天寒冷气息的描绘,以及宫殿和庭院的景象,构建了一幅冬日寒冷的画面。诗人通过对寒冷的描绘,强调了冬天的严寒和冷酷,同时也暗示了宫廷的封闭和肃穆。最后两句则以诗人吟诗作对的形象为转折,展示了诗人不受寒冷影响,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内心的温暖和豪情。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诗人的情感表达,传达出了冬天的寒冷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唐代诗人独特的意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