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八首

颂古十八首朗读

临济惯白拈,普化惯掣颠。
一场好笑具,后世作三玄。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好笑具后世
相关诗文:

颂古十八首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词《颂古十八首》是宋代释宝印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临济惯白拈,
普化惯掣颠。
一场好笑具,
后世作三玄。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临济宗和普化宗两大佛教宗派的特点和影响。临济宗以白拈为主要修行方法,意味着专注于禅宗的默观与直觉体验。普化宗则以掣颠为主要修行方法,强调禅宗的突破与颠覆。这两派的修行方式都具有独特的特点,但却引发了一场有趣的争论,并在后世演化成了三种不同的修行理论。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韵味的文字,表达了临济宗和普化宗在佛教历史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临济宗和普化宗都是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流派,它们在宋代达到了巅峰,并对后世的佛教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中提到的"白拈"和"掣颠"分别是临济宗和普化宗的主要修行方法。临济宗注重通过默观和直觉体验来实现觉悟,而普化宗则强调对传统观念的颠覆和突破。诗中的"临济惯白拈"和"普化惯掣颠"表明这两派各自在修行方法上的专注和习惯。

最后两句"一场好笑具,后世作三玄"则表达了两派之间的争论和后世的发展。诗中用"好笑具"形容这场争论,意味着争论本身是一种有趣且引人发笑的现象。而"后世作三玄"则指出争论的结果导致了后世出现了三种不同的修行理论,进一步体现了这场争论对佛教发展的深远影响。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临济宗和普化宗在佛教历史中的地位和特点,揭示了它们之间的争论和后世的发展。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对宋代佛教的修行方式和思想变迁有所了解,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佛教传统的敬重和思考。

颂古十八首读音参考

sòng gǔ shí bā shǒu
颂古十八首

lín jì guàn bái niān, pǔ huà guàn chè diān.
临济惯白拈,普化惯掣颠。
yī chǎng hǎo xiào jù, hòu shì zuò sān xuán.
一场好笑具,后世作三玄。

释宝印诗文推荐

何必不必,金刀玉尺。甜者如檗,苦者如蜜。二十年来,无处雪屈。

临机一味放憨痴,其毒尤深棒喝时。堪笑人来夸敏手,得便宜是落便宜。

全收全放不通风,点破将来已不中。礼拜起来虽悟去,街头笑倒李三翁。

忽然不然,如铗如钳。神仙秘诀,父子不传。

不疑不彻不失,片片春风狼籍。至今江北江南,游子徒劳外觅。休外觅,明如杲日黑如漆。

山之峨峨,水之汤汤。冷眼觑著,无处惭惶。

临济惯白拈,普化惯掣颠。一场好笑具,后世作三玄。

一桡提起定纲宗,直得乾坤大地空。只为夹山轻放过,至今四海错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