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

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朗读

一作与王昌龄宴王(黄)十一
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
漆园有傲吏,惠我在招呼。
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
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译文及注释

诗词:《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代

黄昏时分,我与王昌龄共宴在王道士的房间,酒足饭饱后我离开,归来时已经是夜晚,我躺在青山上,常常梦游于清都(指长安)。在漆园中,有位傲慢的官吏,但他对我十分友好,经常招呼我。书幌中有神秘的仙籍,画屏上绘制着山川海洋的图景。我品味着美酒,对这一切感到如此奇妙,仿佛进入了蓬莱仙境。

这首诗描绘了孟浩然与王昌龄相聚宴饮之后的情景。诗人回到青山之上,陶醉于夜晚的美景和清都的梦幻氛围。漆园中的傲慢官吏虽然态度高傲,但却对诗人友好相待,给予了诗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诗中还描绘了书幌中的神仙箓和画屏上的山海图,给人以神秘和壮观的感觉。最后,诗人品味美酒,感叹这一切如同进入了蓬莱仙境般的奇妙体验。

这首诗以唐代诗人孟浩然独特的清新风格表达了对友谊和自然的赞美。诗中融入了一些仙境的意象,使整首诗具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通过描绘清都、漆园和书幌画屏等场景,诗人给读者带来了一种追求自由与惬意的心境。同时,诗中的宾至如归和蓬壶仙境的意象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人生的向往。

总之,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王昌龄宴饮的场景,以及对清都和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追求自由、惬意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通过引入仙境的意象,给读者带来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使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独特的清新风格和意境。

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读音参考

yǔ wáng chāng líng yàn wáng dào shì fáng
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

yī zuò yǔ wáng chāng líng yàn wáng huáng shí yī
一作与王昌龄宴王(黄)十一
guī lái wò qīng shān, cháng mèng yóu qīng dōu.
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
qī yuán yǒu ào lì, huì wǒ zài zhāo hū.
漆园有傲吏,惠我在招呼。
shū huǎng shén xiān lù, huà píng shān hǎi tú.
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
zhuó xiá fù duì cǐ, wǎn sì rù péng hú.
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孟浩然诗文推荐

一丘尝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一作宿来公山房期丁大不至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螟。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公子恋庭闱,劳歌涉海沂。水乘舟楫去,亲望老莱归。斜日催乌鸟,清江照彩衣。平生急难意,遥仰鶺鸰飞。

闻君息荫地,东郭柳林间。左右瀍涧水,门庭缑氏山。抱琴来取醉,垂钓坐乘闲。归客莫相待,缘源殊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