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崇宁后长编二首

读崇宁后长编二首朗读

自入崇宁政已荒,由来治忽击毫芒。
初为御笔行中旨,渐取兵权付左珰。
玉带解来攽贵幸,珠袍脱下赐降羌。
诸公日侍钧天宴,不道流人死瘴乡。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读崇宁后长编二首译文及注释

《读崇宁后长编二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入崇宁政已荒,
由来治忽击毫芒。
初为御笔行中旨,
渐取兵权付左珰。
玉带解来攽贵幸,
珠袍脱下赐降羌。
诸公日侍钧天宴,
不道流人死瘴乡。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不满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崇宁是北宋时期的一个年号,这里指的是北宋时期政治的荒废。诗中提到,治理之道被忽视,政权的决策往往没有实质性的效果。作者通过自身的经历,描述了自己从最初担任御笔行(皇帝的文书行走官员)的职位,逐渐获得兵权,最终被派往边疆地区的左珰(地方官员)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作者通过换下玉带、脱下珠袍等象征权势的举动,来表达自己对权力的疏离和对官场的不满。

赏析:
这首诗词揭示了作者对宋代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批评。他通过自己的经历,描绘了一个虚伪、腐败的政治体系,表达了对权力的冷漠和对官场的厌倦。诗中的"崇宁政已荒"一句,直接点出了当时政治的荒废状态,给人一种失望和无奈的感觉。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对比了身居高位的官员与流亡异乡的普通人的命运,呈现出社会阶层的不公和政治的黑暗。

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自身命运的反思与思考。他通过脱去权力象征的玉带和珠袍,表达了对权力的拒绝和对清贫自由的追求。这种对权力的疏离和对自由的向往,展示了作者追求真实、追求内心自由的精神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政治和个人命运的反思,传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对权力腐败的批评。它揭示了宋代社会的黑暗一面,并表达了追求真实和自由的精神追求。

读崇宁后长编二首读音参考

dú chóng níng hòu cháng biān èr shǒu
读崇宁后长编二首

zì rù chóng níng zhèng yǐ huāng, yóu lái zhì hū jī háo máng.
自入崇宁政已荒,由来治忽击毫芒。
chū wèi yù bǐ xíng zhōng zhǐ, jiàn qǔ bīng quán fù zuǒ dāng.
初为御笔行中旨,渐取兵权付左珰。
yù dài jiě lái bān guì xìng, zhū páo tuō xià cì jiàng qiāng.
玉带解来攽贵幸,珠袍脱下赐降羌。
zhū gōng rì shì jūn tiān yàn, bù dào liú rén sǐ zhàng xiāng.
诸公日侍钧天宴,不道流人死瘴乡。

刘克庄诗文推荐

纤云扫迹。万顷玻璃色。醉跨玉龙游八极。历历天青海碧。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

昨夜尖风几阵寒,心知尤物久留难。枝疏似被金刀剪,片细疑经玉杵残。痛叱山童持帚去,苛留野客坐苔看。月中徒倚凭空树,也胜吴儿赏牡丹。

昔事先皇帝,弱羽参高翰。对扬乏鲠论,狂疏犯龙颜。台简凛霜凝,圣度如天宽。赦于碓磨中,驱之原隰间。乘传者四人,记忆独赐环。重来寖通显,三黜因封还。岁晚复...

田赋不可增,商贾不可笼。虽有百孔桑,安能救国空。钱钞谁创智,造楮以权铜。南渡初未有,隆乾始流通。百千十万亿,愈多愈无穷。议者勿咎楮,楮有活国功。设楮贱...

欃枪初疑附,直为饥所驱。酸寒仰鼻息,飞走受指呼。边臣失驾驭,积渐骄灌夫。一朝怒螳臂,跳踉何其愚。李陵出偏师,毙之如拉枯。零落残部曲,相与奉杨姑。去为鞑...

自从失关隘,国荡无藩篱。血喋渭耕处,草荒汉坛基。获复以沪叛,坏势如败棋。设非城古渝,遂举蜀弃之。吁嗟今之人,不念筑者谁。但见绳陈汤,未闻言李齐。曾忆建...

误朝者谁欤,肘后挟管商。簿录网已密,筦搉弓遂张。竞贡包茅入,谁知刈葵伤。饶歌庆胡灭,蒙冲弛江防。向非一大治,吴楚成战场。老儒夕九起,蹙蹙瞻四方。有鹃啼...

江都车马满斜晖,争赴城南未掩扉。要识梅花无尽藏,人人襟袖带香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