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ng

拼音
yǔ yú liáng
注音
ㄩˇ ㄩˊ ㄌㄧㄤˊ
繁体
禹餘糧

禹余粮的意思

词语解释

禹余粮yǔ yú liáng

  1. 中药名。又名粮石。为一种铁矿矿石。性微寒味甘涩,有涩肠、止血功能相传夏禹治水时弃其余粮于江中化为此石,故名。见太平御览》卷九八八引博物志》

  2. 麦门冬别名参见禹葭”。

  3. 蒒草的别名。

引证解释

  1. 中药名。又名禹粮石。为一种褐铁矿矿石。性微寒,味甘涩,有涩肠、止血功能。相传 夏禹 治水时弃其余粮于江中化为此石,故名。见《太平御览》卷九八八引博物志

  2. 麦门冬的别名。参见“禹葭”。

  3. 蒒草的别名。

    晋•张华 《博物志》卷六:“海上有草焉名蒒,其实之如大麦七月稔熟,名曰自然穀,或曰禹餘粮。”

国语辞典

禹余粮yǔ yú liáng

  1. 植物名:(1)​ 麦门冬。句下宋·邢昺·疏:「麦门冬秦名羊韭,齐名爱韭,楚名马韭,越名羊蓍一名禹葭,一名禹余粮。」(2)​ 蒒草。明·李时珍

    尔雅·释草》:「虋冬本草纲目·卷二三·谷部·蒒草》:「释名:自然谷、禹余粮。」

  2. 一种中药。常呈大小圆石片或砂粒胶附在褐铁矿上,中间有空处含黄色黏土匀细清洁。产在池泽山岛中的石类。相传大禹战胜弃余粮,化而为石,故有此称。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〇·金石部·禹余粮:「时珍曰:『石中有细纷如面故曰余粮,俗呼为太一禹余粮。』」

网络解释

禹余粮

禹余粮,中药名。为氢氧化物矿物褐铁矿主含碱式氧化铁[FeO(OH)]。具有涩肠止泻收敛止血之功效常用于久泻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带下。

禹余粮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9

    禹 [ yǔ ] 1. 传说中国夏代的第一个君主,他曾经治过洪水。 禹域(指中国的疆域)。 2.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7

    余 [ yú ] 1. 文言代词,我。 “余将老”。 2.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 剩余。余粮。余兴。余悸。余孽。节余。余生。余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余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 3.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 十余人。 4. 后。 “劳动之余,欢歌笑语。” 5. 农历四月的别称。 6.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liáng 部首总笔画 13

    粮 [ liáng ] 1. 可吃的谷类、豆类等。 粮食。粮仓。粮荒。弹尽粮绝。 2. 作为农业税的粮食。 公粮。钱粮。 [更多解释]

禹余粮的分字组词

禹余粮的相关词语

【禹余粮】的常见问题

  1. 禹余粮的拼音是什么?禹余粮怎么读?

    答:禹余粮的拼音是:yǔ yú liáng
    点击 图标播放禹余粮的发音。

  2. 禹余粮是什么意思?

    答:禹余粮的意思是:①.植物名:(1)​ 麦门冬。句下宋·邢昺·疏:「麦门冬,秦名羊韭,齐名爱韭,楚名马韭,越名羊蓍,一名禹葭,一名禹余粮。」(2)​ 蒒草。明·李时珍。②.一种中药。常呈大小圆石片或砂粒,胶附在褐铁矿上,中间有空处,含黄色黏土,匀细清洁。产在池泽山岛中的石类。相传大禹战胜,弃余粮,化而为石,故有此称。